对待工作要像一颗永不生锈螺丝钉——记胜利油田集输工技能大师李学忠

   2015-11-24 中华石化网宋执玉

118

核心提示:李学忠中等身材,脸上始终挂着微笑,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眼镜后边的眸子灼灼闪亮。“对待工作要像一颗永不

李学忠中等身材,脸上始终挂着微笑,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眼镜后边的眸子灼灼闪亮。

“对待工作要像一颗永不生锈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是李学忠的工作信条。他语速飞快,关乎他人生中的大事,45岁的李学忠都能说出具体的时间。而他的经历似乎更加印证了这句话。

他作为第一批来到油气集输总厂的劳务派遣工,凭着坚强的毅力,从一名学徒成长为山东省首席技师。如今伴随着李学忠的掌声与鲜花,都是他用汗水灌溉出的成功果实。

1991年,刚刚走出校门的他,站在黄河以北最大的原油库,面对错综复杂的管线流程和一人多高的离心泵,他被深深震撼了,但更多的是因知识的匮乏所带来的如履薄冰的心虚。记得第一次单独顶岗,李学忠担心设备出故障,甚至在泵房守着设备坐了整整一个晚上。

从那天以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技术,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当一个有责任、有技术、响当当的技术工人。上岗8小时,他经常拿着书认真对照揣摩各项参数变化情况,夏季泵房温度高达40℃,人在里面几分钟便汗流浃背,他却为了摸索参数变化和输油量的关系,常常在泵房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慢慢的,李学忠熟练掌握了DY-450等六类泵的工作性能及维修技术,并自学了计算机、机械制图、自动化等多方面的知识,逐步成长为单位的生产技术骨干。

谁也说不清有多少次,他冒着大雨赶到单位处理故障,一路上泥泞疲惫毫无怨言;多少次,他连续几天守在生产现场,回到家累瘫在床上;多少次,他为了研究新成果,一直钻在屋里废寝忘食;甚至于,他带队参加集团公司大赛载誉归来,妻子搬新家地址都不知道,找不到家的他坐在路边花池发呆。他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先后获得“知识型石油职工优秀代表”、“油田十佳青年技术工人”等称号,在管理局“为民技术创新奖”评选中获得银奖,并顺利完成了从一名劳务工到油田技能大师的蜕变。

为油库的平稳运行排忧解难,为油库的安全生产攻坚啃硬,始终是他最大的心愿。在油库“气代油”、“螺杆泵”节能改造等多个项目的施工改造过程中,他积极提建议想办法,使工艺流程更合理,更加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针对孤罗东管线输量低的问题,他积极摸索参数变化和输油量的关系,通过流程改造、掺稀降粘等方法使输油量提高160t/h,泵效提高16.3%。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来油含水高、频率大、时间长、沉降难的问题,他总结出“442”岗位联动控水措施,解决了原油阵发性高含水的问题,保证了油田外输原油的质量。针对钢带式液位计存在的计量误差,他自行研制了“钢带式液位计反温度膨胀补偿装置”,实施后有效避免了因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热胀冷缩对钢带液位计的影响,提高了计量精度,年创经济效益100万元。多年来,他共有15余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油田输油生产平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人技师,他不仅有过硬的本领,熟练的技能,而且乐为人师,引领青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在油库的帮助下,他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传、帮、带”的传统培训模式基础上,创新推出了“套餐式教学培训法”,解决职工培训中技能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

2004年以来,他连续11年担任油田集输工、注输泵修理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操作指导老师,累计培训学员2500余人次,为油田内部培养了大批技能操作人才积极参与导师带徒活动,签约徒弟30人,先后有8人获得技师、高级技师任职资格,5人获油田技术能手,3人获省部级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他所带的徒弟连续八届取得油田职业技能竞赛集输工金奖。

多年来,他把青春和心血全部奉献在石油事业这项工作中,以自己的勤学苦干、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困难面前敢闯、重担面前敢挑的精神,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也为青年做出了榜样。作为一名技术型的青年,他没有止步,正瞄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宋执玉 高辰龙)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