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死,怕当亡国奴——记抗战老兵杨启超

   2015-08-27 中华石化网付保良

105

核心提示:“那是一个深夜,接到上级通知后,我带领几十号人去20公里外进攻日寇的一个据点,由于对方毫无准备,被我们

“那是一个深夜,接到上级通知后,我带领几十号人去20公里外进攻日寇的一个据点,由于对方毫无准备,被我们打得狼狈逃窜,我们还收缴了敌人两挺重机枪。”7月22日,放了暑假的几个小学生来到中原油田离休老人杨启超家里,缠着老人讲抗日战争的事情。

给小学生讲抗战往事,是杨老最高兴的事情,每每讲完一段,孩子们笑,杨老也笑,只是孩子们笑得天真,杨老笑得深沉。

杨启超,安徽省萧县人,今年90高龄,精神矍铄,身体硬朗。13岁参加八路军以来,从日寇猖狂的侵略,到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与敌奋战,再到鬼子落荒而逃全面溃败……杨老对抗日战争的一点一滴都记忆深刻。杨老说,喜欢给孩子们讲往事,是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他们永远不要忘记国耻和民族的痛,永远不要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三次目睹鬼子进村犯下滔天罪行,十二岁立志参军杀敌

“当时我12岁,生活在徐楼寨村,日子虽然穷苦,但是有父母的疼爱,生活快乐而幸福。”杨老回忆说。但是,1938年,中日战争的炮火已经波及到安徽省的每个角落,杨启超曾两次目睹了自己的村庄遭受日本鬼子的扫荡。

鬼子第一次进村,徐楼寨村的人都没有防备。几十名日本鬼子突然带着枪冲进村里,把一家徐姓大户的四间房子全部烧掉,还轮奸了一名17岁的女孩,打伤了很多村民。杨启超当时和母亲躲在磨盘下,逃过了一劫,但仇恨的种子已在杨启超心中生根发芽。

此后,杨启超就和小伙伴们轮流在村边放哨。一天,杨启超大老远就看见几辆车挂着太阳旗向自己的村子奔驰而来,他赶紧摇晃树枝,通知村民撤离。在撤离过程中,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被鬼子用枪打死了。杨启超看到日本鬼子来到村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真想上去和鬼子拼命。

杨启超第三次目睹日本鬼子进村是在他外祖父的村子。“受到惊吓的村民四处逃命,我的表兄李明道被鬼子打死了。”提起表兄李明道,杨启超流着泪说:“当时农村的医疗水平非常差,表兄是附近十里八村唯一的大夫,他救了一辈子人,最后却死在了日本鬼子的枪下。”

一次一次目睹鬼子的滔天罪行,年少的杨启超恨得咬牙切齿,他多次请求母亲让自己去参军杀敌。最终,杨启超的母亲说:“鬼子这么凶残,我们也没有活路了,娘支持你去。”就这样,在村里几个大人的带领下,杨启超到了八路军南进支队。

拿笔是最优秀的通讯员,扛枪是不怕死的战士

1939年10月,13岁的杨启超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杨启超是部队里年龄最小的,他身高还不到一米五,也是部队里最矮的士兵。部队首长看杨启超仅仅比步枪高出半头,就安排他在宣传队里干通讯员。

杨启超的主要工作是为百姓唱歌演出,书写并张贴抗战口号。想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为抗战作贡献,杨启超就浑身充满力量,白天演出,晚上自学文化知识。部队首长看到小小年纪的杨启超是个勤学上进的人,先后安排他到鲁迅艺术学院和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进修。由于表现突出,杨启超16岁时就破格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激烈的时期,杨启超成为新四军淮海军分区第三支队马陵大队的指导员。杨启超没有参加过大型的攻坚战役,但大大小小的游击战却参加了数十场。“上级部门经常安排我们进攻一些乡镇级的日伪据点,大家都珍惜杀敌的机会,英勇作战。” 杨启超握着拳头说。

“我们每人一支步枪,配50发子弹,鬼子有重机枪,还有炮。”1944年,杨启超所在的第三支队受命进攻日寇的一个据点。据点外面是一条护城河,护城河后面是城墙,城墙里面还有碉堡。尽管敌我装备悬殊很大,杨启超坚信顽强的意志加巧妙的战术完全可以取胜,他把生死置之度外,带领几十人向城墙里投掷点燃的辣椒熏呛敌人,同时他们在护城河上架起浮桥,让大部队人马通过。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奋战,第三支队最终攻下了这一据点,歼灭鬼子数十人,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

抗日战争那段艰苦的岁月,是一生最珍贵的记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一天,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后,万人欢腾,街上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杨启超当时因患恶性痢疾躺在病床上,但他的病情也因为心情大好而很快好转。

1945年10月,杨启超康复回到了部队。此后,杨启超还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

在所有的战事中,抗日战争的经历是最苦的,那段艰苦的岁月成了杨启超最珍贵的记忆。抗战时期的生活条件非常差,杨启超说,那时候能吃白菜喝萝卜汤就象过年似的。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杨启超依然保持乐观的情怀。“‘革命宠’其实就是虱子。”杨老说,在那极为艰苦的环境中,许多战士把身上长虱子当成抗日的标志,并以此为荣。杨启超觉得当时穿“开花棉袄”和“空前绝后鞋”很“潮”,那不过是棉袄穿破了,棉花从里面露了出来;鞋子前面开了口,后面断了根。为了避免和鬼子正面遭遇,抗战队伍只能夜间行军,杨启超说:“走了一夜,第二天黎明,战友都面黄肌瘦,相互难以辨认。”

看着改革开放以后,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老百姓一天比一天红火的日子,杨启超打心眼里高兴。前不久,杨老还和过去的同事们重温了入党誓词,感谢共产党历尽艰难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日本鬼子,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使人民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杨爷爷,你打仗的时候怕死吗?”“我不怕,如果当了亡国奴,活着比死了还难受。”杨老笑,孩子们也跟着笑。(杨启超口述 付保良整理 李春明供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