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心中播下民族团结种子

   2015-05-19 中华石化网中国石化新闻网

124

核心提示:    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结合民族地区青少年的特点和思想实际,通过组织开展青少年喜爱的各类活动,

    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结合民族地区青少年的特点和思想实际,通过组织开展青少年喜爱的各类活动,让青少年切身感受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努力在各族青少年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文艺汇演奏响民族团结赞歌

    “各族兄弟一家亲,天山南北一家人……在采油三厂采油三队职工活动中心,维吾尔族小朋友正在朗诵和民族团结相关的诗歌。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33个民族团结教育月。515日,采油三厂联合库车县塔里木乡小学举行以“大手拉小手,油地共和谐”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文艺汇演,来自该校的30多名师生代表参加演出。

    茹仙古丽是该校四年级的一名维吾尔族学生,她表演的节目是《小鼓舞》。“每年油田上的叔叔阿姨给我们送书包、文具,我们特别喜欢。”她告诉笔者,“舞蹈是我和小伙伴们自己编的,希望通过舞蹈表示对他们的感谢!”

    “农村的条件很艰苦,油田上的朋友为孩子们上学提供了很多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了真善美,将民族团结的理念植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该校维吾尔族教师阿拉古丽说,“听说要去油田,学生们都很高兴。”

    “教油田上的叔叔阿姨说维语!”

    515日上午,塔里木乡小学的30多名学生把课堂搬到采油三队,与10余名西北石油人同上一节“双语课”。

    “阿达西是朋友的意思,那托克拉克是指什么?”艾米拉问道。

    “托克拉克?没听说过。”该队员工陆炳睿无奈的回答道。

    “阿达西都见过呢。”看到台下没人回答,艾米拉忍不住提醒起来。此时,大家面面相觑,还是答不上来,艾米拉揭示出答案托克拉克是最美丽的树,即胡杨树。

    “有机会学习维语,我觉得很高兴!”陆炳睿告诉笔者,“我们的油井毗邻棉田,学习了维语,就能和维族群众很好交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和陆炳睿不同,艾米拉希望通学习汉语,使自己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她告诉笔者,“我热爱维吾尔语,也喜欢学习汉语,我希望将来成为优秀的双语翻译,为民族团结和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吉木乃县小学来信感谢石油人

    近日,该厂员工收到来自新疆伊犁吉木乃县小学的感谢信,“谢谢叔叔阿姨们,你们的善举,让我们能够继续上学。”

    和塔里木乡的学生不同,伊犁吉木乃县小学的孩子对油田知道的很少,但是要说到西北油田,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采油三厂团委每年都会开展助学活动,对像吉木乃县一样的贫困地区学生进行资助。

    凌革是该厂的一名技术员,也是一名捐资助学者。他捐助的贫困生是一名回族学生,名叫马吾叶。在写给凌革的感谢谢中,马吾叶说叔叔是你让我明白各民族是一家人,要互相帮助,等我长大了,也会像你一样,帮助各民族需要帮助的人。

    “我捐助的是个既懂事又坚强的孩子,我将继续帮助他。”凌革告诉笔者。

    据了解,近年来,该厂员工积极参加助学活动,已累计捐助56名贫困生。(张新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