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促油气业布新局

   2015-03-25 中华石化网中国化工报

36

核心提示:3月24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发布《2015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

3月24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发布《2015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其中“一带一路”战略为油气企业带来的机遇引发关注。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走向深入,中国油气企业应坚持“能源输入”和“能源输出”并举,采用多元化油气贸易方式,扩大油气贸易规模和贸易频度,加快建立区域性的油气贸易网络和贸易中心,最终形成油气贸易新格局。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彭元正表示,油气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已达30%。此外,中国还面临着海外油气资源获取难度增大、原油定价话语权薄弱等问题。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沿途国家的能源合作,将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中,油气企业应坚持“能源输入”与“能源输出”并举。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连建家对记者说,中国不仅将为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稳定的能源市场,大量进口油气资源,而且应该成为广义上的“能源输出大国”,带动沿线国家能源行业的发展。中国石油企业在“上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同时,也应该同时“下载”相关的能源产品以满足沿线国家的需求,做到“能源输入”与“能源输出”并行并重。

由于投资不足和技术的限制,目前部分中亚国家能源行业发展较为缓慢,相关设施建设滞后,冬季供暖和电力短缺现象较为普遍。因此,连建家表示,中国企业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合作的同时,也应加强技术输出和资本输出,在沿线国家建立相应的炼油厂、发电厂,延伸油气产业的下游产业链,截留部分油气资源直接转换为能源消费产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此举不仅可以缓解相关国家的能源紧张局面,也降低了输向中国的能源通道的政治风险,有利于各方长远的能源安全。

构建区域贸易网络和贸易中心也是业界关注的问题。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中国正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探讨建设自由贸易区,商务部正在研究确定“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自贸区战略布局。围绕在中国周边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已渐成网状,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家,内地与香港、澳门以及大陆和台湾已签定经贸合作协议。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指出,中国可以逐步分别在上海和新疆霍尔果斯建立亚太地区的海上和陆上油气贸易中心。

    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