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峰:隔行未必隔座山

   2014-05-27 中华石化网记者 孙兆光 通讯员 隋建波

121

今年记者在管道公司山东中油天然气有限公司高唐站见到干了25年输油的成建峰,他已由兰郑长管道输油转行输气,是主管生产的副站长。

2012年7月,成建峰转战“沧淄线”,短期培训后,他被安排到高青管理站协助站长工作,以“大站带小站”的模式,高青站负责高青西站、滨州站、桓台站3个小站的日常管理。新管线、新人员、新管理形式,33人的集体老中青兼有,给他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从培训入手,让技术员讲理论,让老师傅讲窍门,很有效果。他结合生产实际撰写的《输油气站管理现状浅析和对策探讨》获得管道公司2013年度企业论文一等奖。

/img/news/201401/2014060409231737.jpg
  成建峰为当地百姓讲解管道保护知识。

合同工、派遣工、小时工是“沧淄线”鲜明的用工形式,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用工人员的积极性,这是门学问。成建峰本着公平待人、公正对事、取长补短、各尽其能的原则,推动“跨岗”交流,让更多的员工“精一岗,通二岗,会三岗”,实现工作的连续性和追溯性,达到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2013年,高青管理站综合检查名列山中油公司前茅。

4年前,成建峰选择外出技术服务,支援新管道建设与管理。迈出这一步他有两个想法,一是走出去长见识;二是寻找自身价值。

2010年8月,他报名参加“兰郑长”输油管道的保运工作。这一年正赶上他儿子考大学。他只能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孩子上大学也没能去送,这让他一直很愧疚。

2011年7月,“韩渭西”管道保运工作又开始了,这回他把媳妇也带上了,有人风趣地说:“建峰,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可成建峰有他的想法,秦京线作为一条老管线,设备自控水平低,为何不能让爱人也走出来,俩人又能相互照顾。

这一跑,3年过去了。爱人的老家在安徽合肥市长丰县,辗转倒车,回一趟家也很难,他很少能陪爱人回去。

在外工作4年,成建峰的春节都是在外面过的。2014年的春节,成建峰两口子还要值班,好说歹说,把在外念大学的儿子劝到他们这,一家人在高青站迎来马年。

几年来,成建峰从输原油、成品油,到输天然气,成为了专家,工作得到各方肯定。

“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是比大家早出来了几年,在外单练总不能给秦皇岛分公司丢脸吧。‘山东中油’这个舞台更大了,现在看很值得,我在这里挺好的……”成建峰坦诚地说。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