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税将给新型煤化工带来哪些影响

   2013-11-12 中国化工报呼跃军

158

碳税征收或将进入倒计时——
 
将给新型煤化工带来哪些影响

 


①图为神华煤制油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的设计规模为10万吨/年CCS示范项目二氧化碳捕集和提纯装置。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送达“两高”相关行业,开始广泛征求意见。作为取代现行排污收费的新税种,环保税将二氧化碳排放税纳入其中,二氧化碳的税率区间下限和上限相差高达10倍,税率为10元~100元/吨。在二氧化碳排放税征收时限方面,有关专家预测,将根据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和国际气候谈判形势择机开征,或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那么,碳税征收对新型煤化工有何影响?新型煤化工行业该如何应对碳税?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之利器

   据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工学院院长王亚雄介绍,近年来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迅速,未来还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继续增加,如何控制和减少碳排放量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碳税就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旨在为温室气体减排、减缓全球变暖、实施环境保护而设立征收的税种。通过对煤转化和石油下游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有统计资料显示,在各种化石燃料中,煤炭转化对温室气体的增长率最高,比石油高29%、比天然气高69%。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中85%的CO2均来自于煤转化。煤化工装置的CO2排放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合成气变换单元,以CO和H2O制氢所产生的CO2;二是用于提供蒸汽和电的自备燃煤锅炉产生的CO2,和其他燃煤电厂一样,其烟气中CO2的浓度低于18%。


  根据国家《“十二五”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项目规划》提供的数据计算,煤间接液化制油、煤直接液化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吨产品CO2排放量分别为6.1吨、5.8吨、11.1吨、5.6吨;煤制天然气,生产1000标准立方米天然气CO2排放量为4.8吨。

  对此,王亚雄表示,碳税对于煤化工行业来说,是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之利器,也是全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初期,我国的节能减排大部分依靠行政手段,通过下达减排指标,由地方或者行业来分解。多年的实践证实,行政手段推动效果有限。而征收碳税,可以直接制约控制高排放、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起到政策信号引导作用。此外,从煤化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角度看,碳税可以抬高煤化工产品的价格,价格上涨又会导致消费减少,在行业产能过剩和需求下降的情况下,碳税增加的生产成本可以削减当前新型煤化工盲目扩大产能,同时使产能落后的企业负担加重而被市场自然淘汰。所以,征收碳税不失为运用经济手段实现煤炭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起到新型煤化工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作用。


  “除了可以推进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之外,碳税征收对于我国履行国际碳减排承诺,减少因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意义十分重大。”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安福表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碳减排,并作出减排承诺。


  比如,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在2005年基础上,到2020年将万元GDP碳排放量减少40%~45%;国家科技部在第四次联合国气候谈判会议上,公布了《中国2010发展中的清洁能源科技》报告,系统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清洁技术发展状况,并对未来低碳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今年下半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同时,安福告诉记者,碳税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上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庇古理论”,主张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向排污者征税,从而控制污染排放。通过这一手段将企业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也是利用经济手段寻求减少污染的最有效途径。碳税最先在北欧国家实施,包括丹麦、荷兰、芬兰、挪威以及瑞典等,这些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开始征收不同税率的碳税。而我国也正在紧锣密鼓准备过程中。“碳税征收迫在眉睫,从长远来看,未来碳税征收将改变我国煤化工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消费格局。”安福强调说。

 

 
②山西潞安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目前设计任务完成75%,预计2014年将进入大规模安装建设阶段。图为该项目远景。
  

  市场竞争力或有所减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型煤化工或将受到碳税征收影响,其综合竞争力出现变数及潜在风险。新型煤化工行业整体市场竞争力或有所减弱。


  有关专家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煤制油项目为例,每生产1吨成品油,排放的CO2是石油工艺路线的7~10倍,如果按照碳税100元/吨,则煤制成品油较石油路线单位吨成本增加600元以上;以煤制合成天然气项目为例,截至目前已有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加上近期已确定获得“路条”的4 个项目,这8个项目的产能将近400 亿立方米/年,每年CO2 排放量将达1.8 亿吨,如果按照碳税上限100元/吨CO2计算,煤制天然气行业每年将承担的碳税将高达180亿元。


  安福表示,我国碳税征收政策尚未出台,而根据财政部的一项碳税研究显示,为减少碳税实施对经济冲击的影响及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我国近期内或将开征10~20元/吨较低税率水平的碳税。未来将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情况,逐步提高碳税水平,远期将可能达到70~80元/吨。若近期执行低碳税税率政策,对新型煤化工产品竞争力与石油化工路线相比影响不大,远期则随着碳税税率逐步提高,其成本竞争力将随碳税税率升高而降低,使新型煤化工行业迎来不小的成本压力,部分产品甚至可能会失去现有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安福分析指出,考虑到未来中东乙烷、北美低成本页岩气工艺路线制烯烃等产品对我国同类化工产品的冲击,碳税征收势必降低我国煤化工产品的成本竞争力。


  依据测算结果,到2015年煤化工行业的CO2排放量大约为4.5亿吨,煤化工行业需缴纳的碳税费用将达到71亿元。以煤制烯烃为例,碳税对其影响高于其他新型煤化工产品。目前,中国烯烃主要竞争对手是沙特、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国家,总进口量最大,对中国也冲击最大。当原油价格在80美元/桶以上时,中东乙烷裂解路线具有极强竞争力,其经济性远优于我国煤制烯烃和石脑油裂解制烯烃路线;反之,原油价格低于80美元/桶时,煤制烯烃将出现亏损,失去现有市场竞争力;当煤价为512元/吨、碳税提高到120元/吨时,煤制烯烃成本竞争力将与原油价格100美元/桶时石脑油路线制烯烃的成本竞争力基本相当。
  
  
  推动行业节能技术进步
  
  
  尽管碳税征收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新型煤化工的综合竞争力,但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科学可持续绿色发展角度考量,此举为大势所趋。那么,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型煤化工该如何积极应对碳税征收?


  对此,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从规模、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全行业只有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CO2排放,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


  李永旺认为,新型煤化工企业必须实现CO2减排低碳绿色发展,只有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核心,继续加大清洁、节能生产方式的投入,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加快技术创新,未来新型煤化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具体到煤制油产业领域,其一要提高催化剂研发和应用技术水平,实现原子水平催化剂结构控制优化;其二要推进以特殊换热和分离设备为重点的装备标准化和过程装置模块化;其三是加强系统基础研究和工程数据积累,为系统的产业基础提供支撑体系。只有不断提升工艺和装备的技术水平才能有效减少包括CO2在内的污染排放,提高新型煤化工行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此外,部分大型煤化工公司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了企业应对碳税的措施。


  伊泰集团煤化工事业部总经理郝喜柱告诉记者,该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装置吨油可产生6.5吨CO2,其中有80%可通过净化装置实现捕集。同时,伊泰集团还将投入巨资实施碳汇造林及生态建设,积极推进企业低碳减排工作。


  还有部分企业表示将计划建设碳捕集与封存(CCUS)项目。


  据记者了解,企业此项计划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提出,对于采用减排、回收二氧化碳技术的企业,可以减征碳税。纳税人采用碳捕集与封存等技术并实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在碳排放量中扣减碳减排量。


  “尽管煤化工行业的碳税征收时间还没有确定,但碳税对行业效益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除了优化工艺装备降低能耗外,针对新型煤化工工艺过程中CO2容易低成本捕集的特点,开展CO2的捕集与利用,也是新型煤化工行业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业内专家表示。


  同时,业界专家建议,碳税要本着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同步原则。开征碳税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税率不能太高,以防对我国新型煤化工行业竞争力造成巨大冲击。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而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国情的不同导致开征碳税必然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应充分考虑煤化工企业的承受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把碳税对行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碳税和行业的“双赢”局面。


  安福和王亚雄等众多专家还建议,参考欧洲国家碳税优惠政策对煤化工行业进行一定的碳税减免。比如,对企业减排设施给予补贴,对CO2减排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给予政策资金,以及税收返还补贴政策和财政贴息政策等多方面支持。此外,除了奖励政策刺激企业研究减排新技术,更新设备提高能源效率,还需建立国家专项基金,专门用于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等。
    
 


  
  ③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宁煤集团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基地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以推动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油品来源多元化。图为该公司正在吊装大型塔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全球炼油产能格局面临调整 电动汽车将如何影响油轮行业?
登上石油界的珠峰,这群石油人凭什么? 中国海上首座智能油田:智能化焕发老油田绿色新活力
新型储能,大型“充电宝”怎么建?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2012年,我们一起走过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腐植酸肥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钛白企业面临“钛饥荒”
舌尖上的农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