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莉 徐燕 张芳)为突出对青年职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胜利油田滨南华滨公司“量体裁衣”,结合他们的岗位特点,通过实施三个“流动课堂”,为加快青工快速成才开启了绿灯。
办好车间课堂
如何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该公司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帮扶工程,结合车间岗位工作性质特点,把工作时间长,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傅和新员工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教学。特别是针对在生产操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帮教,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新员工们很快熟悉了各个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并逐步实现了独立顶岗,青工快速成长开启了绿灯。
办好现场课堂
该公司针对一线的工作性质特点,不断拓宽职工培训新途径,把教学搬到了生产现场。该公司结合现场施工岗位的操作特点,实行了“两个师傅一徒弟”的培训方式。现场教学过程中,一名师傅负责技术讲解,另一名师傅负责安全演示。双管齐下的过程中,新员工不仅在业务操作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也养成了安全第一的良好操作习惯。
办好问答课堂
该公司结合新员工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各个操作岗位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安全点,对新员工采取了“我问你答”的随时抽考模式,形成了独特的“问答课堂”。无论是生产车间,还是施工现场,随时都会有老师傅对新员工进行提问。这种“问答课堂”的形成,使新员工能够不断温习新学到的实践操作知识,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中牢记在心。
三个“流动课堂”的有效落实,为新员工提供了具体详实的实物对照学习模式,不仅让员工有了细致深刻的印象,也借助业务实践的机会,在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中实现操作技能掌握,有效带动新员工实现岗位成才。(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