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新榜单闪烁哪些新亮点

   2013-07-18 中国化工报孔凡涛

8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是中国西部地区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图为延安石化厂区一角。 (本报记者 张育 摄)
  

    7月8日,最新一期《财富》500强榜单出炉。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宏观环境下,新榜单中包括石油开采、炼化、化学品等类型在内的化工企业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排位大都稳中有进。


  这是一个用严肃数据说话的榜单,单一地以年度营业收入为排位依据,入围很难。因此,能够入围的企业实实在在地被各自所处行业赋予领军的地位。今年的榜单有什么特点?出现了什么变化?展示了哪些趋势?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化工是第一大户


  按照榜单制定者的行业划分,世界500强中,银行类的企业数量是最多的,达到54家。但如果从大化工的角度看,能源化工才是世界500强的第一大户。其中石油炼化企业有43家,其中6家排名在前十位,他们是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道达尔公司;化学品制造企业有10家,包括巴斯夫公司、陶氏化学以及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等;采矿、原油生产企业有10余家;再加上能源类、油气设备与服务类企业,却有近百家企业属于化工领域。


  排名稳中有升是能源化工类企业的普遍现象。壳牌石油继续稳居榜首,中石化和中石油已经连续多年排名上升,今年同样迈进了一位,有的公司更是前进了30多位。尽管有升有降,但多数公司排名稳固,没有大起大落,营业收入也实实在在地增加。另外,新进的30家企业中,有7家与化工直接相关,其中6家来自中国。


  除了传统的石油化工企业外,很多其他领域企业也将化工作为新的发展重点。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等,在煤化工领域都有多个国家级项目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来自中国的传统煤炭开采企业更是将化工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支柱,包括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受金融危机冲击和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等因素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化学工业增速逐渐放缓,世界500强中能源化工企业却作出了表率。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石化处副处长白雪松认为,能源化工企业不仅仅是简单的贡献基础能源资源,已经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行业,体量大、涉及面宽,人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石化行业,这是大格局,化工企业不可能不在500强里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传统的大型能源化工类企业对资源的掌控力和开发能力非常强,一体化项目比较多,包括采油、炼油、石化、销售等,产业链比较长,专业化比较强,这是多年形成的发展优势,新兴企业还不能对传统企业带来冲击。而且,大型石油公司在积极进行页岩气、页岩油以及其他非常规油田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引领着世界石化产业格局的改变。


  “找到更廉价、更有优势的资源,就有了发展的新支撑点。”白雪松强调说。

 


今年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第23次入围世界500强。图为中化兴中公司岙山基地罐区。(特约记者 应红枫 摄)
  

  产品创新是关键


  在化学品这一类中,绝大多数是老牌化工企业。尽管这个类别中多数企业排名下降,但营业收入仍在增加。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成为这类公司的共同特征。


  拜耳集团在材料创新、作物科学及医药保健等众多领域处于业界领先地位。面对中国对新材料领域的高需求,2011年,拜耳集团将聚碳酸酯业务部的总部转移到上海。据了解,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已经成为除德国本土之外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目前该业务部门规模不小,全球销售收入超过30亿欧元。此外,针对全球制鞋行业中大部分均以石油为原料从而工人在制鞋生产过程中会接触有毒化学品的情况,拜耳集团开发了基于可再生原材料的绿色环保鞋,减少制鞋业对环境和工人的影响。这些产品创新来自于拜耳集团内部的全球性研究网络在驱动,而且不同地区的研究机构之间保持着沟通。


  同样得益于全球一体化的研发网络,巴斯夫公司5年内投入市场的新产品在2012年为这家公司创造了85亿欧元的收入。2012年,该公司的研发一体化网络让产品创新迈上了新台阶,有250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如果加上优化的产品,总数达到几千种。


  记者还了解到,兼并重组也让这些企业在产品创新上优势更加明显。国际大型化工企业都加快了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布局,巴斯夫、拜耳等都经历兼并同类企业的过程,整合了技术研发资源,在相应领域中占据了绝对的竞争优势。


  这一类别的企业中,中国仅有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一家,而且多年以来没有其他中国企业进入。这与我国化工产业传统产品产能过剩不无关系。由于产品结构与市场发展需求不协调,导致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竞争力不强,品种档次偏低,绿色、高端与专用的产品比例较小,仍存在一部分低效、高危、高污染的产品。有专家表示,新产品在国内一面世,不出几年,生产的企业就遍地开花,进而在短期内形成产能过剩。如果没有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企业的竞争力必然不强。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和世界化工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是一样的,能源、资源成本高。对我国来讲,原油的对外依存度高、原油利用的成本高,煤炭资源的开发所带来的环境代价大,制约因素也比较多。因此,中国的企业只有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出更好的、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才能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 319.679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连续入围世界500强榜单。图为其下属江西星火有机硅厂远景。(企业 供图)


  煤化工崭露头角


  今年的榜单,让业内眼前一亮的是中国煤炭企业的表现。山西5家传统的煤炭企业集体进入世界500强,这是他们近年来重点发展煤化工所带来的业绩。同时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也有一部分业务集中在煤化工领域。他们占了此次中国新进世界500强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记者了解到,若干年前,这些企业就提出了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并提出大力发展煤化工的战略。例如,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2011年提出要“强煤强化、五年双千亿”,在未来5年内冲刺世界500强。去年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正式提出了进军世界500强的目标,旗下多家公司以化工为主业。有业内人士评价,煤企营收的增长,除了煤炭销量的增加外,也还有诸如大同煤业等企业非煤业务的增长,包括煤化工领域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等。


  除了新进入的企业,去年更早进入的企业也将煤化工作为发展重点。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2012年营业收入278.418亿美元,列第415位。这是该企业继去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后,再次上榜并提升75位。作为典型的资源型企业,该公司非煤产业比重已占到集团经济总量的80%以上。今后,开滦集团还将坚持改造提升煤炭基础产业,推进煤化工、现代物流等接续替代产业优化。山东能源集团将突出“归核、出新、求高”三个关键点,推进产业向核心业务集中;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新型资源和新型能源,积极跟进页岩油气发展,积极介入风电发展;建立研发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推动企业实现转型突围,打造企业“升级版”。


  这些企业多数将现代煤化工项目作为发展载体。业内已经形成的共识是,从长期看,我国新型煤化工是基础化工原料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石油化工产业的重要补充,新型煤气化、甲醇制烯烃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但是,与石油化工项目相比,煤化工产业成熟度不高,能源转化效率低,水资源消耗较大,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量较高,特别是项目投资强度大,产品方案较为单一,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高附加值和差异化产品开发不够。有企业负责人也表示,煤化工产业发展较快,规模也比较大,但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还比较少,抗风险能力不够强,还不能对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撑。


  白雪松认为,尽管中国已有数家传统的煤炭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但多数仍是资源型企业,煤化工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同类企业比仍有较大差距,要想做到壳牌、埃克森美孚这么大,还很不现实。煤化工企业不能贪大求全,应集中精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下游产业,如果整个产业没有做到精细化、专业化,企业的效益和利润就不会好。虽然这次几家企业集中进入世界500强,但对整个世界化工的格局不会有什么影响。只有企业能够走出去,像开发油田一样,能够到国际上开发煤炭、煤层气、非常规油气资源,形成跨国经营能力,才是真正体现了进入500强的实力和价值。

 


图为山西阳煤丰喜公司正在建设中的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年产24万吨合成氨、40万吨尿素项目的转化工段。(闫俊荣 供图)
 


图为河南煤化安化集团公司塑料厂生产车间。 (刘永明 供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全球炼油产能格局面临调整 电动汽车将如何影响油轮行业?
登上石油界的珠峰,这群石油人凭什么? 中国海上首座智能油田:智能化焕发老油田绿色新活力
新型储能,大型“充电宝”怎么建? 六千万吨特大型油气田意味着什么
能源发展方向定调 构建全新能源体系 电都去哪儿了?——从用电量曲线看中国经济活力
水资源短缺,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2012年,我们一起走过
生物柴油:踟踌不前,难在哪里 有人欢喜有人忧
腐植酸肥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钛白企业面临“钛饥荒”
舌尖上的农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