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我从秘鲁项目调任中油国际委内瑞拉项目副总裁,主管公司勘探开发、生产和技术工作。2000年,孙波同志接任公司总裁。集团公司要求年底原油日产量达到4万桶。而当时的日产量为1.3万桶,要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把产量提高3倍,难度非常大。面对艰巨任务,孙波同志充满自信。他带领全体员工圆满实现了这一目标,在2000年末日产突破4万桶大关,产量较接管前提高了8倍多,开创了项目生产经营的新局面。这在委内瑞拉石油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使中委公司成为第三轮招标的26个国际油公司中产量增幅最大、最快,油田效益最好的公司之一,也展现了孙波卓越的领导才能。
为实现日产原油上4万桶目标,孙波同志到任后立即组织英特甘博作业区、卡莱高莱斯作业区、加拉加斯勘探开发部深入分析两个合同区块的油田潜力与存在的问题,针对两个油田特点制定上产措施。公司做出英特甘博油田BA上、BA中重油油藏以打水平井为主,LA10、LGX11中质油油藏以打直井为主,优化气举,强化老井作业措施等办法,实现日产上3万桶。卡莱高莱斯油田以打新块新层新井为主,强化老井查层补孔、重油油藏下电潜泵、优化气举等措施,实现日产上1万桶。上产方案制定后,孙波亲自组织督导实施,特别是到了第四季度——上产最关键的时候,孙波同志几乎每天都与我、英特甘博作业区祝俊峰副总裁和卡莱高莱斯作业区杨华经理,研究生产组织和产量运行计划。
当时,他担心技术人员在实施大规模打井、强化老井作业上产措施、实现快速上产过程中工作压力较大,经常对我说:“塞尼奥(西班牙语Seňor,先生的意思)叶,不要有压力,放开手脚干,大胆实践。新井、措施井成功了是你们的功劳,我给你们请功。失败了算我的。”每当我们打出高产新井、完成高产措施井时,他会到技术部门对我们说:“好样的!”那时他会笑得特别开心。
他的支持和鼓励使我们放下包袱,勇于实践探索。当年公司在英特甘博油田打出18口高产水平井和一批直井,在卡莱高莱斯也打出一批高产新井,完成一批高产措施井,实现了方案制定的两个油田齐上产的目标,创造了陆湖项目的辉煌。
(作者叶先灯 为中国石油拉美公司总经理)